——首次运用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巧,破解了第一个蔬菜作物黄瓜的基因组遗传密码,创造了导致果实变大且基础失去苦味等性状改变的基因,失掉了黄瓜的根、茎、叶、花、果实、卷须等20多个不同组织的基因表白谱数据。
从基因组学角度完成了一条黄瓜的内在探秘之旅
黄瓜是我国重要设施蔬菜,年收获面积约1500万亩,约占世界播种面积的50%
其中,大棚黄瓜中农16号引领了密刺型黄瓜的高品德育种方向,成为我国黄瓜品质育种的标杆。中农26号冲破了温室黄瓜综合抗病性跟品质差的瓶颈,成为温室最抗病种类。露地黄瓜中农106号成为广东、云南、浙江等7省份的主栽品种,实现了南菜北运黄瓜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
黄三文研究员领衔实现的“黄瓜基因组和主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取得国家自然迷信二等奖,顾兴芳研究员牵头实现的“黄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荣获国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2017年,优质多抗黄瓜新品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1187.9万亩
如果说黄三文团队是在显微镜下,从基因组学角度完成了一条黄瓜的内在探秘之旅,那么顾兴芳团队却把留心力放在了结果落地上,先后育成了8个不同生态型的新一代无苦味、有光泽、抗病毒病、黑星病等优质多抗黄瓜新品种。
“不要小看了一条个别的黄瓜,黄瓜不仅是我国五大蔬菜之一,也是重要设施蔬菜,年播种面积约1500万亩,约占世界播种面积的50%,年产值约4000亿元。它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但它还是研究性别决定、果实发育及品格、维管教生物学的模式体系,存在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顾兴芳说。
据介绍,该名目系统收集和评估了世界各地的3342份种质资源,涵盖了所有野生和栽培黄瓜类型。
研究一根黄瓜 摘获两项大奖
截至2017年,优质多抗黄瓜新品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1187.9万亩,近3年推广了493.52万亩,减少农药利用量20%以上,新增直接经济效益91.61亿元。
黄三文团队从显微镜视角展现了一条黄瓜鲜为人知的内在基因遗传变异法令,打开了摸索瓜类作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大门,研究成果不仅给黄瓜等葫芦科作物基础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供应了全新的常识框架和工具平台,还推动了我国蔬菜基本生物学跟动物代谢调控研讨进入国际提高水平。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能褒奖大会上,特别有趣的莫过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一根百姓天天都能吃到的黄瓜中获得两项国家科技奖。
——首次发明操纵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9个基因及其精准调控机制,为培育高产、兼顾叶苦抗虫和果实不苦的新品种供给实际基础,并培养了“蔬研”系列黄瓜品种,成功解决了华南黄瓜品种变苦而丧失商品价值的生产艰苦,发现了约80亿元的经济价值。
蒋建科
这两项科技奖辨别是: